手臂输液教学模型静脉穿刺训练手臂
静脉穿刺输液模型是护理学中重点教学项目之一。它是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占据着中大的篇幅,医院也对输液有着明确的三查七对制度。 手臂输液教学模型静脉穿刺训练注意事项。 静脉输液是护士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输液速度是整个输液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在抢救危重病人和常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控制好输液速度,对于充分利用药效,促使患者病情康复意义重大。但在临床上,实际输液速度与标准输液速度有差异。输液速度过慢影响药物疗效,过快可引起患者心力衰竭、肺水肿或其他严重后果。
1、严格查对
输液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三查是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检查。七对是对床号、姓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有效期等。防止发生输液差错。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
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制度,对于已经污染的医疗物品需及时的更换,输液器使用不得超过24小时,避免患者发生感染。
3、注意配伍禁忌
药物配制的过程中,避免将有配伍禁忌的药物配在一起,发生物理性或化学性反应,降低药物的疗效,甚至发生毒性反应。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与维生素B6、维生素K1与维生素C等,药物配置过程中杜绝混合使用注射器。
4、预防空气栓塞
输液器应将输液管内的空气排除,防止空气进入人体引起栓塞导致疾病的发生,如肺膨胀、皮下气肿、静脉气栓等。输液过程中,更换药瓶要及时,输液完毕后及时的拔出针头。
5、控制输液速度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药物的规定,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如心肺功能不全、老人、儿童等患者输液速度不宜快。特殊药物如甘露醇需要快速静滴,硝酸甘油注射液、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输液速度宜慢。
6、密切观察
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注意局部有无肿胀,防止针头滑落,当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应该立刻停止输液,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 上一篇:自主学习新模式急救开放式多媒体教学平台 2023/11/29
- 下一篇:卫勤战救模拟训练器材,模拟人 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