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知识进校园
心肺复苏术正是人类千百年来探索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其目的就是试图让患者从“死亡”的边缘起死回生。当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抢救的越早,患者生还和康复的机会就越大,特别是对一些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时间是患者的生命, 早期有效的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复律,能最大限度的保护人类的大脑功能,心肺复苏模拟人院前急救 院前心肺复苏模拟人课程意义,对于患者的整体康复起到了犹为重要的作用。
心跳呼吸突然停止后,循环即告终止。脑细胞由于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一般在循环停止后4—6分钟即发生严重损害,以致不可能恢复。心跳停止10分钟,脑组织基本死亡。在常温情况下,心跳停止3秒钟时病人感头晕,10—20秒钟即发生晕厥,40秒钟左右出现抽搐,30—40秒钟后瞳孔散大,60秒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超过10分钟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转损害。因此,为使病人得救,避免脑细胞死亡,以便心跳呼吸恢复后神志意识也能恢复,就必须在心跳停止4—6分钟内、最好在4分钟内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模拟人的产生也促使复苏技术愈加成熟,通过专业领域的模拟证明了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大量实践证明,4分钟内复苏者可能一半人救活;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10%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
一般情况下,心脏停跳不超过4分钟,有可能恢复功能;若超过4分钟,易造成脑组织永久性损伤,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急救必须及时和迅速。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1.人工呼吸方法:一手捏住患者鼻翼两侧,另一手食指与中指抬起患者下颌,深吸一口气,用口对准患者的口吹入,吹气停止后放松鼻孔,让病人从鼻孔呼气。依此反复进行。成人患者每分钟14-16次,儿童每分钟20次。最初六七次吹气可快一些,以后转为正常速度。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
2.胸外心脏挤压:让患者的头、胸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最好躺在坚硬的地面上。抢救者左手掌根部放在患者的胸骨中下半部,右手掌重叠放在左手背上。手臂伸直,利用身体部分重量垂直下压胸腔5-6厘米(儿童3厘米,婴儿2厘米),然后放松。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患者胸腔。挤压要平稳、有规则、不间断,也不能冲击猛压。下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频率为成人每分钟100-120次,儿童每分钟100次,婴儿每分钟120次。
在实施胸外心脏挤压的同时,应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挤压与人工呼吸次数的比例:单人抢救为15:2,双人抢救为5:1。
文章来源:/html/59071497.html
- 上一篇:全功能护理训练模拟人 护理技能训练教练人 2023/1/16
- 下一篇:孕妇触诊及胎心监护模型,模拟人 202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