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模拟人 现场模拟急救
心肺复苏模拟人现场施救模拟,心肺复苏技术(简称CPR),其概念是用于呼吸和心跳突然停止,意识丧失病人的一种现场急救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来向患者提供低限度的脑供血。
呼吸心跳骤停,医学上称为猝死。多见于冠心病、溺水、触电、雷击、严重创伤、大出血等。心脏猝死大多数是一时性严重心律失常,并非病情已经发展到致命的程度,只要现场的人已掌握正确的抢救方法,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抢救,诶进一步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心肺复苏模拟人 心肺功能基本理论与现场心肺复的苏施救方法:
一、人体呼吸系统生理知识
呼吸是指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是维持机体生命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之一。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泡)。呼吸道是传送气体的管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人是通过呼吸把氧气吸入体内,再把代谢废物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分外呼吸、血液中的气体运输和内呼吸三个过程)。呼吸是由肋间肌和横隔肌的运动(收缩和放松)来完成的;静息状态下,正常成年人呼吸的频率为16-20次/分钟。呼吸的快慢、深浅是根据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来调节的。人体内不贮存氧气,必须通过不断的呼吸来维持生命。正常成年人每次呼吸约吸入0.5升的空气。
三、人体心血管系统生理常识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位于胸骨和脊椎之间,大约与自己的右手握拳体积一致;静息状态下,正常成年人的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为60-100次/分钟,平均为80次/分钟。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血液循环是血液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反复不停的流动。
四、现场心肺复苏
心跳呼吸停止的原因是由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病,各种意外事故;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各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眼球固定、面色苍白等;判断检查患者有无呼吸、心脏是否停跳、大动脉搏动是否存在。(一旦发现停止呼吸,应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3、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现场心肺复苏技术分三个步骤: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操作方法:A.判断患者是否失去知觉;B.开放气道;C.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按压的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次数比率为:单人复苏30:2;双人复苏15:1。
- 上一篇:多媒体语音指示模拟教学模型 2024/1/25
- 下一篇:心肺复苏除颤教学全流程介绍 2024/1/15